台灣深受全球資通訊產業高度依賴,新竹更是擁有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供應鏈。今年全球經濟可望回暖,我們已經領先各國景氣復甦,就更要在逐漸形成的創新產業生態系中加速衝刺。這是台灣的機會,同樣是新竹的可能,尤其匯集人才和資金的新竹市,透過城市治理以協助科技產業發展,將是新竹市下一階段推進的目標。
目前分類:大新竹大建設 (84)
- Apr 08 Thu 2021 10:11
鄭宏輝觀點:台灣經濟搶先國際復甦,打造智慧交通力挺竹科產業
- Apr 08 Thu 2021 10:08
鄭宏輝觀點:從普篩之亂到疫苗訊息混亂─中國資訊戰的大舉入侵
武漢(新冠)肺炎全球確診破億,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競爭疫苗優先分配的權利,台灣當然也不例外。衛福部長陳時中說:會竭盡全力、各種管道都爭取,不管量多量少,都會盡力爭取,若有確定取得和進口,就會對外公布。
- Apr 08 Thu 2021 10:00
鄭宏輝觀點:戒急忍不忍?台積電聯電命運大不同
新竹科學園區歡慶四十週年,這是新竹市的大日子,電子產業改變了台灣,更改變了新竹。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世紀破冰,首次在公開場合握手寒暄。距離兩人上次碰面已是近20年前,曹興誠平淡地說:「與張忠謀兩人之間其實並沒有心結,但過去也沒機會講到話」張忠謀則回以微笑。曾經的瑜亮情結在時間的洗刷下成為歷史上的趣聞,晶圓雙雄留待後來者將半導體的薪火傳承下去。
- Apr 08 Thu 2021 09:56
鄭宏輝觀點:台灣祝福所有經由民主體制當選的美國總統
美國總統大選日期在11月3日即將舉行,現任總統川普受到武漢疫情拖累,讓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民調微幅領先。然而隨著拜登兒子亨特的醜聞爆發,兩位候選人在搖擺州持續拉鋸,就連偏向民主黨的自由派媒體都趕緊修正民調結果,總統選戰陷入撲朔迷離,任何專家、機構都沒有把握做好精準的美國總統大選預測,我認為目前民調結果都在誤差範圍之內,任何宣稱川普或拜登必勝的論調都無法經過政治科學檢驗。
- Apr 08 Thu 2021 09:50
鄭宏輝觀點:教育部增加學生代表的政策值得入法
- Apr 08 Thu 2021 09:46
鄭宏輝觀點:親中反美是國民黨要走的路?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宣布,國民黨將由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帶隊參與中共國台辦主辦的海峽論壇。我們要提醒江啟臣主席和王金平前院長,國台辦是中共的統戰指揮單位,參與海峽論壇就是參與統戰事務,中共藉由「民主協商」的名義進行利益收買,國民黨必須向全體國人說明清楚,公開透明所有交流過程!
- Apr 07 Wed 2021 18:05
鄭宏輝觀點:美國全球戰略改變,解除限制器的台灣有望一飛沖天
政治與經濟向來密不可分,美國以強大的政經影響力形塑全球秩序,最經典的個案是以美元取代金本位的布列敦森林體系、以自由貿易取代保護主義的GATT。
因為美國是全球秩序的核心,美國的外交政策向來是以維繫全球秩序為重點,一方面提供公共財和分享利益讓其他國家願意跟隨美國的路線,另一方面則扮演世界警察透過武力展示及國際制裁恫嚇違反國際秩序的國家。一手蘿蔔、一手大棒是美國二戰以來的傳統外交手法。
1990年代,深信全球主義和民主化理論的美國人協助中國加入世界多邊貿易體系,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年來,中國的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中國製造行銷到了世界各地。
美國原以為獲益匪淺的中國會協助維護國際秩序,沒想到中國的狼子野心才正要上演。2001年中國進入WTO的入世承諾,幾乎沒有一條實質履行,不僅將許多外國產業拒於門外,更透過補貼等手法搶佔國際市場。中國利用這種不平等的貿易條件,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這些利益沒有變成美國人當初設想的民主化契機,反而轉變成加強威權體制的力量。
美國國務卿龐佩奧表示:「我們過去的政策並沒有給中國內部帶來改變,共產黨從來只會撒謊,我們不要看中國說什麼,而要看中國做什麼。」他引用著名的雷根總統對蘇聯的說法:trust but verify(信任但核實),他說:「談到中國時,我們必須distrust and verify(不信任且核實)」。缺乏契約精神是美國無法信任中國的關鍵原因。
由於對中國的態度轉變,美國開始調整全球佈局,歐洲逐步撤軍、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建交,重點從歐洲與中東轉移到印太地區,印太佈局已是美國目前最重要的戰略。印太經濟願景、印太戰略報告、QUAD+、印太五眼、組織新的WHO,這幾年台灣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夥伴。經濟上將重組安全供應鏈、軍事上則如AIT所述安全合作月「真朋友真進展」,直接展示台灣與美國的各項安全合作,美國甚至直接派遣偵察機全程監控中國演習。
AIT處長酈英傑說:誠信、問責、透明等信任原則正是美國與台灣共享的價值所在。捷克議長韋德齊率團訪台,也是因為和台灣共享民主價值,台灣和捷克都有抵抗共產極權的歷史經驗。捷克議長韋德齊一句:「我是台灣人」畫龍點睛,形象化了台灣的國際地位。台灣早已不是國際孤兒,我們是面對中國霸權的自由基地,台灣海峽如同柏林圍牆,隔絕了自由民主與共產極權,共享價值的國際盟友正從遠方源源不斷地支援我們。
美中貿易戰後,台灣一舉成為美國十大貿易夥伴。在疫情的侵襲下,台灣保持穩健的經濟成長,成為東亞的閃亮焦點。台灣在各種不利條件的壓迫下,仍在世界發光發熱,不輸給有FTA的韓國、近乎零關稅的新加坡、自由經濟的香港。
如今台灣和美國即將啟動新一輪台美經濟商業對話,由美國國務院次卿凱斯.克拉奇主持,這對台灣將會是極大的利多。台灣不僅是美國的十大貿易夥伴,台灣在中國、東南亞的外移製造業,六成到八成的最終出口國都是歐美國家,這代表台灣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實際上最需要的是美國。
如果台灣能和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或雙邊貿易協定,以美國在世界經濟的領導地位,必定能起到示範效果,台灣將繞過中國這個限制器,與更多國家達成緊密的貿易關係。由於安全成本與互信價值越來越重要,中國影響各國的能力下降,美國的印太佈局也是基於同樣道理,所以才會稱為重組安全供應鏈。
中國對全球露出獠牙後,全球自由民主國家開始回頭檢視中國的潛在威脅,安全、透明、誠信成為自由國家的共享價值。我們樂見美國以實際行動深化台美夥伴關係,也期待未來雙方在更堅實的信任基礎上,讓台灣成為重塑世界秩序的核心力量。歷史終究會走到既定的關卡,極權與自由必然不可相容,所有的自由國家都會成為台灣的夥伴,台灣將登上國際舞台成為抵抗共產極權的自由基地。
「我是台灣人!」、「美國價值就是台灣價值。」捷克議長與AIT處長是國際秩序的先鋒、自由意識形態的具象,現在是百年一遇的歷史窗口,美國對台戰略正從戰略模糊走向具體保障,我們相信台灣將會成為自由秩序的重要成員,政經地位都會一飛沖天,台灣將會擁有更璀璨的明天。
原文出處:storm.mg/article/2998143
- Apr 07 Wed 2021 18:00
鄭宏輝觀點:還原SOGO案,也還給柯建銘公道
ㄇㄧ
「錢呢!」時代力量黨主席徐永明的簡單二字引起政壇巨大風波,跨黨派立委、黨工、助理遭聲押禁見,世人總算明白2018年公司法修正中「溯及既往爭議」的幕後真相,部分高舉正義旗幟的不肖立委收錢辦事。
- Apr 07 Wed 2021 17:55
鄭宏輝觀點:政府應發起全球加速器聯盟,協助新創進軍國際
在醫療照護智慧化的過程中,轉變的不只是醫療程序而已,真正的智慧醫療是將消費者放在核心,建立一個資源與數據共享的生態體系,涵蓋醫院、診所、實驗室/影像中心等等,當然也包含醫療設備電子化。
- Apr 07 Wed 2021 17:51
鄭宏輝觀點:一百元的秘密─商業模式創新為什麼值錢?
平常大家講創新經濟,言必稱科技創新、技術創新,高深技術、研究團隊、大筆研發經費、申請專利,需要高額投資才能做到。然而現在,美國、中國市場上重視「商業模式創新」,這是過去在台灣不太受到重視的領域,但是台灣也有商業模式創新的高手,我的好朋友新竹美嚴集團董事長黃登明就是一個例子。
- Apr 07 Wed 2021 17:42
黑手改賣咖啡年賺五千萬!揭他20年創業史:改良烘豆機就像改汽缸,所有經歷都不白費
在全球咖啡產業裡,台灣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要角,咖啡在台灣已經是一個800億元產值的產業,英國媒體BBC評選全球六大咖啡城市中,台北跟墨爾本、哈瓦那、維也納、西雅圖、羅馬並列,世界四大咖啡賽都有台灣人拿下冠軍,全台灣有1.5萬家咖啡店,許多創業者在此致富,讓台灣成為了全世界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國家。
- Apr 07 Wed 2021 17:39
鄭宏輝觀點:呼應川普,倡議成立新興組織取代WHO
一戰結束之後,為了建立國際秩序,避免發生大規模戰爭,巴黎和會宣布建立國際聯盟,透過集體安全及軍備控制來預防戰爭,藉由談判及仲裁來平息國際間的紛爭,讓世界各國間能和諧相處;短短的20年後,卻無法阻止比一戰更大規模的二戰發生,故二戰後為了重建國際秩序,成立聯合國取代了喪失功能的國際聯盟,並由二戰五個主要戰勝國擔任常任理事國並組成常任理事會,中華民國正是其中之一;1971年,中共正式取代中華民國,擁有中國在聯合國代表權。
- Apr 07 Wed 2021 17:37
鄭宏輝觀點:台灣新創也需要國家隊,準備迎接智慧經濟時代
今(2020)年5月初,我受聘為國發會亞洲矽谷計劃執行中心顧問,兼新竹辦公室主任,負責籌設亞洲矽谷新竹辦公室,希望藉由科學園區的豐沛技術和人才的儲備,連結清華、交大、工研院等學術單位,搭配新竹市「竹科X產業園區計畫」,為新創業者提供一個集合培育、扶持與交流三大功能的平台,解決包含募資、人力和技術支援的需求,成為全台灣新創事業的樂土。
- Apr 07 Wed 2021 17:32
鄭宏輝觀點:創業也可以像Airbnb?打造共享的創業經濟平台
過去20年全球化加速,各國資金流向中國,「紅色供應鏈」形成,此次疫情中,各國才理解到,全球化使生產基地過於集中,危機叢生。而各國資金大幅流向中國,導致本國新創資金不足、新創動能不足,台商是其中最大族群,也導致台灣本地長期投資不足、新創不足。
台灣的新一波產業機遇
此次疫情中,世界各國反省,本國的關鍵產業應該搬回國內。而從中美貿易摩擦開始,美國為首的生產基地已經開始分散風險,許多外媒報導,台灣、越南是最大獲益國,台灣的新一波產業機遇正在開展。
過去企業創新由管理層發動,進行各種市場研究、成本分析、商業預設,透過詳盡的調查,形成企業創新的產品方向。然而現在,網路傳播使溝通成本降低,共享經濟、群募創意成為主流,從生活出發、切合實用的創意從底層而發,未必經過詳盡的市場調查,但這些創意往往有用。
譬如共享經濟的Uber、Airbnb,眾人把多餘不用的資源讓出,家中空置的房間,開車時無人的後座,透過網路登錄空車位、空房間的形式,撮合使用者共乘、入住,眾人自己進行空置資源登記、分配,一筆一筆生意誕生。在過去由上而下的分配邏輯中,資源很難做到如此調動。
「群募的」共享創意
企業創新的形式,也吸收了這類精神,例如IC設計大廠聯發科技,在踏入智慧型手機領域時,藉由提供客戶「公板」,讓客戶對手機設計、操作系統有更大參與權力,聯發科則從客戶處吸收市場創意。「公板」後來發展成開放平台,個人開發者、合作伙伴皆可參與。
聯發科將產品程式碼釋放出來,更多開發者得以採用聯發科晶片設計產品、打造解決方案,從物聯網時期的LinkIt、曦力X20硬體開發平台,讓個人開發者方便設計可穿戴裝置的硬體,到現在的AIoT平台,讓人工智慧領域的開發者們採用,形成了一個基於聯發科晶片的開發社群。
台灣的開源社群特別活躍,工程師們的自我驅動力超乎想像,光是大型開源年會就有OSDC、COSCUP、MOPCON三大活動,還有各種軟硬體開源社群,包括MozTW、台北開放原始碼軟體使用者社群、台灣女子自由軟體工作小組、g0v.tw、台灣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開放街圖台灣社群等。這些社群的創意豐富,實力不弱,這次口罩app的開發就是這類工程師社群的貢獻。
創業的Airbnb平台
理想的新世代創新應該掌握住共享精神,創業應該像一個Airbnb平台,如果能把大廠資源聚集起來,不只是聯發科一家公司,就像有空置房間的屋主,大家都把房間拿出來,而有開發需求的工程師、開發者,就像有旅遊、出差需求、需要找房間的房客,彼此都可以方便的互相尋找。
資源方開放出更多可以聚集群體創意的資產,讓資產被使用、活化,由上而下「共享資源」,創意來自群眾,由下而上「共享創意」,形成更活躍的創意社群、創業社群,就像一個創業的Airbnb平台。
金融資源也該加入
資源方不只是技術大廠,而是各方面的組合,例如金融資源也是關鍵組合。當創意有成為創業的可能時,銀行、創投基金該如何加入這個平台,更方便靈活的調動,扶植創業者將創意落實。甚至可以進一步在公司擴張過程中,找到下一輪資金的投資者,甚至找到買家,把公司早一步出售。創業者能回收資金,再進行下一輪創業,或成為投資者,許多矽谷的創投機構、天使投資人,都是創業致富者所創立。
很難想像?以色列即是如此,以色列有大批軟體公司,創業目的就是賣給矽谷公司,中間有大批仲介者,熟知矽谷企業的創新方向,把以色列的新創公司介紹到美國,出售獲利。台灣也應該開展這種以「銷售公司」為主的金融事業,成為新世代創業的組合成分。
1980年代開始,半導體成為台灣的關鍵產業,熱情的創業者、投資家創造了半導體奇蹟,科技業員工在此安家致富,創業成功的故事至今流傳。2020年是台灣新機會的開始,能不能有更多偉大的公司在這塊土地上誕生,是你我的任務。
原文出處:storm.mg/article/2604750
- Apr 07 Wed 2021 17:28
鄭宏輝觀點:停工裁員無薪假…疫情下台灣經濟還能看見曙光?
4月14日,全球知名連鎖速食業「漢堡王」紐西蘭分公司,因為武漢肺炎影響,正式宣布破產倒閉,82家分店以及2000名員工成為疫情災難下的受害成員。這只是武漢肺炎對全球經濟衝擊的一小波而已,今年1-3月,台灣六都直轄市通報資遣及無薪假人數已經超過3萬人,加上非典型就業而受影響的人數估計超過10萬。在這波無薪假、停工、裁員、倒閉潮之下,台灣經濟還能看見曙光嗎?從新創產業的角度來看,台灣不但看得見曙光,機會還很大。
- Apr 07 Wed 2021 17:23
鄭宏輝觀點:台灣與中國該有的社交安全距離
近日台灣武漢肺炎的疫情下降明顯,僅剩零星境外移入案例,顯見我們已經有效控制,並隔絕了感染源。在防疫樂觀之下,4月10日上午,中國轟6、空警500、殲11等各型機,卻在台灣西南方海域執行遠海長航訓練,美國智庫學者馬明漢(Michael Mazza)警告:面對大眾的憤怒,以及中國內部領導的挑戰,習近平極有可能對台灣有所行動。結合自1月下旬以來的中國軍機軍艦數次遶台威嚇,台灣內部有人刻意營造的「兩岸一家親」假象也瀕臨幻滅。
- Apr 07 Wed 2021 17:19
鄭宏輝觀點:譚德塞和中國讓台灣閃耀世界的奇葩推手
為了參與WHO等國際組織,台灣已經努力了幾十年,每年都要動員國際友邦為我們講話,效果還是有限。但是今年以來,因為中國武漢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台灣作為全球防疫模範生的角色,受到世界各國的注意和稱讚,包含各國政要、影藝巨星和科技業領袖,紛紛肯定台灣的防疫成效,並且認同台灣應該成為WHO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這期間台灣民眾也團結一致,對政府防疫措施的配合度非常的高,而促成台灣內部團結,並且讓台灣正面形象行銷全世界的是很奇葩的三個推手:WHO秘書長譚德塞、中國以及台灣的在野黨。
台灣的防疫成績是怎麼做到的?韓國的【朝鮮日報】認為:『因為對中國的不信任,反而讓台灣在防疫成績單上一枝獨秀』。SARS的教訓讓台灣對中國政府提供的疫情訊息保持了警惕,並且向WHO提出警示,但是WHO秘書長譚德塞的立場令人質疑,他不但對台灣態度嚴厲,認為台灣誇大了疫情的威脅,醜化WHO和中國,一時之間譚德塞仿佛耿爽上身,變成中國的打手。
BBC整理了疫情爆發之後,譚德塞的六次發言,分別在1月23日、1月31日、2月11日、2月21日、2月24日以及3月2日,他稱讚「中國分享疫情非常及時,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展現出相當高的透明度」,並且在世界各國開始從中國撤僑並發布旅遊限制的時候說:「世衛反對任何針對中國的旅遊及貿易限制」,直到3月2日都還在說「武漢肺炎未構成全球大流行」,七天之後情勢終於失控,WHO宣布「武漢肺炎已成為全球大流行」。這四十多天的防疫黃金時間,譚德塞帶領WHO做了什麼?他除了替中國遮掩疫情,造成世界疫情失控以外,他還全力替武漢肺炎改名洗白,取名叫「COVID-19」,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發表武漢肺炎的病毒學名為「SARS-CoV-2」,而中國也要求各界改稱武漢肺炎為「新冠肺炎」,並且說武漢肺炎是一種歧視性的名稱。這就是譚德塞和中國對疫情的貢獻。
中國政府為什麼要煞費苦心透過譚德塞來改名?許多專家學者提出警告,揭穿中國的陰謀:因為中國想要甩鍋,不想承擔疫情爆發和失控的惡名。於是苦難的世界各國民眾紛紛透過網路向WHO和譚德塞開炮,美國總統川普甚至公開說他就是要叫武漢肺炎、中國病毒。事實上中國不只是用改名來甩鍋,甚至捏造假消息,說疫情最早是來自美國或是義大利,雖然馬上被網友揭穿,但卻惹怒了川普和美國人,尤其是中國民眾竟然放鞭炮,慶祝美國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
中國除了甩鍋,做為全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全世界第一個篩檢設備輸出國,中國還想透過疫情大賺一筆。根據《旁觀者》(The Spectator)報導:中國竟然拿義大利先前捐贈中國的個人防護裝備賣回給義大利,而中國生產的N95口罩根本不合格,無法有效隔絕病毒,快速篩檢測試劑的準確度只有3成,紛紛被各國退貨。因此捷克原本要向中國購買防疫物資,後來轉而跟台灣簽署合作防疫聲明,將針對快篩檢測試劑、疫苗、藥品的研發和醫療物資交流展開合作,中國駐捷克大使張建敏認為:捷克可能因此而「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由於中國、WHO一再聲稱『武漢肺炎』是一種歧視性的名稱,而在野的國民黨竟替中國向台灣政府抗議,批評政府『你有站在中國14億人的角度去想『歧視』這件事嗎?』,根據台灣平面媒體的調查:93%的台灣民眾不認為武漢肺炎是一種歧視,只有5.7%的人認為是,這是國民黨繼凍結防疫預算之後,再次向台灣民眾展現他替中共代言的實力。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2月底公布的民調顯示,有68.4%民眾贊同蔡政府執政,只有不到17%的人不贊同;和一個月前大選剛過時相比,贊同的人多了12.2個百分點,不贊同的人驟降10.6個百分點,防疫成績和在野黨自己作死,提高了民眾對政府的向心力。
譚德塞一場針對台灣的三分鐘演出,促成了世界對台灣更多的認識和認同,而台灣留學生自製的一個反駁影片,在兩天之內獲得了超過125萬的觀看數,不同國家的網友紛紛留言支持,顯示公理自在人心。誰才是那個把政治塞進醫療圈的人?不就是譚德塞和中國嗎?台灣一直因為中國的政治打壓被排除在WHO之外,疫情爆發以來,台灣多次想要把防疫成果與世界分享,也因政治被阻斷,引發世界各國的不滿,網路連署要譚下台的人數已經數十萬,譚德塞才會惱羞成怒,開個專場罵台灣。古人說『德不孤,必有鄰』,台灣用自己的努力贏得尊重,而譚德塞、中國和沒有擺正自己位置的在野黨,他們的聯手卻更顯示了台灣存在的價值。
原文出處:storm.mg/article/2506210
- Apr 07 Wed 2021 17:16
鄭宏輝觀點:台灣正面臨經濟超前部署的嚴峻挑戰
台灣憑藉著產業國家隊的實力和團結,也憑藉著有效的領導和策略,擋住了武漢肺炎疫情的侵襲,並且得到世界各國普遍的肯定。然而除了生命健康以外,疫情對全世界的經濟衝擊影響更大。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表示:武漢肺炎大流行使得全球經濟陷入低迷,「很明顯,我們已進入衰退」,情況會比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2009年嚴重。亞洲開發銀行也估計:武漢肺炎恐使全球GDP損失最高達約3470億美元,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估計高達770億至3470億美元,全球經濟成長率可能降至1%-1.5%,而且有繼續下探的風險。面對疫情之外的經濟衝擊,台灣需要再次展現智慧和實力,擋住這場席捲全球的災難。
- Apr 07 Wed 2021 17:13
鄭宏輝觀點:特別條例,治得了防疫的豬隊友嗎?
立法院25日三讀通過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針對防疫期間,違反隔離或檢疫命令或有違反之虞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得指示公布其個人資料等,消息傳來,民眾紛紛表示大快人心,台灣的防疫工作本來算是做得天衣無縫,半個月前還只有不到50個確診病例,現在因為大幅增加的境外移入病例,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也首次因為疫情關閉了國境大門,加入世界上鎖國的行列。對於這時候還想著要出國玩的民眾,只能說他們對疫情評估太樂觀,而那些必須隔離14天卻到處亂跑的人,就讓人氣得咬牙切齒了,也因此促成這次立法院防疫特別條例的通過,希望能治治這些防疫的豬隊友。
- Apr 07 Wed 2021 17:10
鄭宏輝觀點:中國的謊言,隨疫情在世界蔓延
義大利倫巴底區衛生與福利部長Giulio Gallera日前對媒體說出了全世界的心聲「該疾病的傳播速度超乎尋常,比我們預測的,比中國提供的資料都快得多」,事實上截至3/18日,全世界確診武漢肺炎的病例已經達到193240例,累計死亡人數7855人,台灣累積確診病例破百,連北極圈內的格陵蘭都傳出疫情,美國總統川普「不顧中共的反對」和種族歧視的指責,在推特上直接稱「這是來自中國的病毒」,這一切的源頭,都指向2019年底時,中國政府向WHO及全世界隱匿了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疫情,而這一個謊言,正隨著疫情的發展在全世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