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公車大調查【專題:無障礙公車】
大家搭過有高臺階的公車嗎?車門一開,要踩上三、四個台階才能刷卡乘車,屬於比較有年紀的車款。
我在搭乘公車時,無論是往南寮、或是香山濕地路線,都坐到了這種有高臺階的公車,我注意到乘客多是年長的長輩,幾次看到爺爺奶奶們相繼攙扶著走下公車,有高度的台階上下車不僅吃力,天雨路滑更是危險。
而友善老弱、婦孺、病友及身心障礙者的低地板公車,已成為世界各地公車業者購買公車的新趨勢。低地板公車指的是車門沒有臺階、車廂地板與路面高度只有30公分左右,只需要「一踏」就可上車的公車,減緩乘車的困難度。
目前新竹市的低地板公車共17輛,行駛於藍線、藍1區、藍15區、2路、52路、53路及182路,但除了182路是每班次都使用低地板公車,其他路線還是維持高臺階公車繼續行駛。
增設低地板公車以優化新竹大眾運輸乘車品質,我們更要積極推動無障礙公車上路,加速新竹公車汰舊換新。
儘管低地板公車改善了身心障礙者的公車困境,但是上車前仍須面對約為34公分的「最後一踏」。目前台灣的解決方案,主要是公車司機手動架設公車斜坡渡板。但是公車司機壓力大,不僅要開車、查票,靠站時留意乘客上下車安全,還得協助架設渡板,甚至繞開違停車輛。
未來新竹市的大眾運輸系統,應結合公車APP、公車亭和電動公車,以大數據科技達到軟硬體同步優化,相信完善建置的新竹市大眾運輸系統,高齡者、行動不便、婦孺、嬰兒推車、持大型行李的乘客,以及各式需求的市民朋友,在搭乘使用上更為方便且安全,這都是一個宜居城市需要努力的事情。
你覺得無障礙公車還有什麼可能性?怎樣的服務能夠幫助到所有乘客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新竹市公車大調查計畫 #無障礙公車 #鄭宏輝 顯示較少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