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42999038_424308499061251_8895729225098078874_n.jpg

12/18公投 四個不同意

反核四、要三接!務實面對台灣能源需求!
 

2021年台灣經濟大好,各大機構皆預測經濟成長率坐五望六。受惠於供應鏈重組及疫情控制優秀,工業部門為台灣社會帶來源源不絕的成長動能。

根據經濟部電力供需報告,2020年用電量相較2019年提升2.1%,估計2021年至2027年每年用電量平均成長2.5%;由於疫情帶來的生活型態改變,2020年住宅部門用電量也上升了6.4%,顯見用電需求的勁升,也與全國人民息息相關。

不論是為了工業部門或全國人民,政府都必須務實面對能源需求,選擇最具可行性的方案。民進黨政府從2016年執政開始,選擇了新的路線、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亦即「展綠、增氣、減煤、非核」政策。

發展具備前瞻性的綠能,增加天然氣減少燃煤降低污染,核能不適合地小人稠又處於地震帶的台灣。預估發電結構會在2025年會達成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備用容量率15%目標。選擇這樣的路線,是民進黨為人民負責的表現。

相較於此,國民黨執政時期,忽略核電的局限與風險,甚至在處理核廢料時還選擇欺騙人民。30多年前,國民黨以興建魚罐頭工廠的謊言欺騙達悟族人,藉機興建低階核廢料貯存槽,行政院於2019年還為此核定了約25.5億的補償金。

核電並非沒有優點,但是台灣人口密度高,核電廠密度在國際名列前茅,核電興建再小心都不為過。國民黨只想到一時的方便,除了在核廢料處置場欺騙人民之外,還將核電廠興建在斷層破碎帶。核四耐震係數不足,難道人民生死全看上天?

蘭嶼核廢料處置場的謊言後,台灣已無縣市願意接受核廢料,政府又該如何處理?地小人稠的台灣,發生核電事故又該如何疏散周邊居民?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福島核災付出的總成本高達13.3兆日圓(約1180億美元),光是強制疏散花費3.5兆日圓,核電廠反應爐除役則花費了2.2兆日圓。吃米須知米價,中央政府年總預算僅2.1兆新台幣,台灣如何承受這等代價?

事實上,核四風險與核廢料議題,國民黨也心知肚明。新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過去擔任新北市長時早已表明立場,他說:「無法處理核廢料,憑什麼使用核能」、「只要我在的一天,市民、市長沒有同意,核四就不要想運轉」。而接任新北市長的侯友宜也說過:「核四運轉難度高」、「沒有核安沒有核電」。

面對年年高漲的用電需求,核四顯然不是答案,政府勢必要規劃更安全的發電方案。取代核能的基載發電只有火力發電,而燃氣發電又比燃煤發電乾淨,所以政府才會選擇在觀塘工業區新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這就是「三接」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由來。坊間傳聞的其他地點,或是從南部拉管線到北台灣發電都是不現實的方案!

為了保護藻礁,政府已提出新方案,透過外推避開藻礁生長區,達成文明與生態共存的甜蜜點。巴西案例已經表明,天然氣鑽探能夠與藻礁共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也是以相似的模式,避開藻礁生長熱點,大幅減低破壞藻礁生態的可能。

發電政策動輒影響十年,牽動各家各戶日常所需甚至國家的經濟發展,須考量各方的利益,不能顧此失彼。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方案,就是兼顧用電安全、環境保育、產業發展、民生需求的四贏政策;國民黨為了一時的政治利益,忽視長期的用電安全,要用國家根本作為籌碼來攻擊民進黨。這種私利凌駕公益的行為,我們絕對不會苟同!

反核四、要三接!呼籲各方務實面對台灣能源需求,台灣用電節節高攀,經濟成長一刻都不能拖延。希望大家理性思考,為台灣未來投下一個正確的方向!

 

#1218公投 #四個不同意

#反核四 #要三接 #鄭宏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新竹 鄭宏輝 的頭像
    大新竹 鄭宏輝

    大新竹大建設 鄭宏輝的部落格

    大新竹 鄭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