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全球化加速,各國資金流向中國,「紅色供應鏈」形成,此次疫情中,各國才理解到,全球化使生產基地過於集中,危機叢生。而各國資金大幅流向中國,導致本國新創資金不足、新創動能不足,台商是其中最大族群,也導致台灣本地長期投資不足、新創不足。
台灣的新一波產業機遇
此次疫情中,世界各國反省,本國的關鍵產業應該搬回國內。而從中美貿易摩擦開始,美國為首的生產基地已經開始分散風險,許多外媒報導,台灣、越南是最大獲益國,台灣的新一波產業機遇正在開展。
過去企業創新由管理層發動,進行各種市場研究、成本分析、商業預設,透過詳盡的調查,形成企業創新的產品方向。然而現在,網路傳播使溝通成本降低,共享經濟、群募創意成為主流,從生活出發、切合實用的創意從底層而發,未必經過詳盡的市場調查,但這些創意往往有用。
譬如共享經濟的Uber、Airbnb,眾人把多餘不用的資源讓出,家中空置的房間,開車時無人的後座,透過網路登錄空車位、空房間的形式,撮合使用者共乘、入住,眾人自己進行空置資源登記、分配,一筆一筆生意誕生。在過去由上而下的分配邏輯中,資源很難做到如此調動。
「群募的」共享創意
企業創新的形式,也吸收了這類精神,例如IC設計大廠聯發科技,在踏入智慧型手機領域時,藉由提供客戶「公板」,讓客戶對手機設計、操作系統有更大參與權力,聯發科則從客戶處吸收市場創意。「公板」後來發展成開放平台,個人開發者、合作伙伴皆可參與。
聯發科將產品程式碼釋放出來,更多開發者得以採用聯發科晶片設計產品、打造解決方案,從物聯網時期的LinkIt、曦力X20硬體開發平台,讓個人開發者方便設計可穿戴裝置的硬體,到現在的AIoT平台,讓人工智慧領域的開發者們採用,形成了一個基於聯發科晶片的開發社群。
台灣的開源社群特別活躍,工程師們的自我驅動力超乎想像,光是大型開源年會就有OSDC、COSCUP、MOPCON三大活動,還有各種軟硬體開源社群,包括MozTW、台北開放原始碼軟體使用者社群、台灣女子自由軟體工作小組、g0v.tw、台灣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開放街圖台灣社群等。這些社群的創意豐富,實力不弱,這次口罩app的開發就是這類工程師社群的貢獻。
創業的Airbnb平台
理想的新世代創新應該掌握住共享精神,創業應該像一個Airbnb平台,如果能把大廠資源聚集起來,不只是聯發科一家公司,就像有空置房間的屋主,大家都把房間拿出來,而有開發需求的工程師、開發者,就像有旅遊、出差需求、需要找房間的房客,彼此都可以方便的互相尋找。
資源方開放出更多可以聚集群體創意的資產,讓資產被使用、活化,由上而下「共享資源」,創意來自群眾,由下而上「共享創意」,形成更活躍的創意社群、創業社群,就像一個創業的Airbnb平台。
金融資源也該加入
資源方不只是技術大廠,而是各方面的組合,例如金融資源也是關鍵組合。當創意有成為創業的可能時,銀行、創投基金該如何加入這個平台,更方便靈活的調動,扶植創業者將創意落實。甚至可以進一步在公司擴張過程中,找到下一輪資金的投資者,甚至找到買家,把公司早一步出售。創業者能回收資金,再進行下一輪創業,或成為投資者,許多矽谷的創投機構、天使投資人,都是創業致富者所創立。
很難想像?以色列即是如此,以色列有大批軟體公司,創業目的就是賣給矽谷公司,中間有大批仲介者,熟知矽谷企業的創新方向,把以色列的新創公司介紹到美國,出售獲利。台灣也應該開展這種以「銷售公司」為主的金融事業,成為新世代創業的組合成分。
1980年代開始,半導體成為台灣的關鍵產業,熱情的創業者、投資家創造了半導體奇蹟,科技業員工在此安家致富,創業成功的故事至今流傳。2020年是台灣新機會的開始,能不能有更多偉大的公司在這塊土地上誕生,是你我的任務。
原文出處:storm.mg/article/2604750
- Apr 07 Wed 2021 17:32
鄭宏輝觀點:創業也可以像Airbnb?打造共享的創業經濟平台
- Apr 07 Wed 2021 17:28
鄭宏輝觀點:停工裁員無薪假…疫情下台灣經濟還能看見曙光?
4月14日,全球知名連鎖速食業「漢堡王」紐西蘭分公司,因為武漢肺炎影響,正式宣布破產倒閉,82家分店以及2000名員工成為疫情災難下的受害成員。這只是武漢肺炎對全球經濟衝擊的一小波而已,今年1-3月,台灣六都直轄市通報資遣及無薪假人數已經超過3萬人,加上非典型就業而受影響的人數估計超過10萬。在這波無薪假、停工、裁員、倒閉潮之下,台灣經濟還能看見曙光嗎?從新創產業的角度來看,台灣不但看得見曙光,機會還很大。
- Apr 07 Wed 2021 17:23
鄭宏輝觀點:台灣與中國該有的社交安全距離
近日台灣武漢肺炎的疫情下降明顯,僅剩零星境外移入案例,顯見我們已經有效控制,並隔絕了感染源。在防疫樂觀之下,4月10日上午,中國轟6、空警500、殲11等各型機,卻在台灣西南方海域執行遠海長航訓練,美國智庫學者馬明漢(Michael Mazza)警告:面對大眾的憤怒,以及中國內部領導的挑戰,習近平極有可能對台灣有所行動。結合自1月下旬以來的中國軍機軍艦數次遶台威嚇,台灣內部有人刻意營造的「兩岸一家親」假象也瀕臨幻滅。
- Apr 07 Wed 2021 17:19
鄭宏輝觀點:譚德塞和中國讓台灣閃耀世界的奇葩推手
為了參與WHO等國際組織,台灣已經努力了幾十年,每年都要動員國際友邦為我們講話,效果還是有限。但是今年以來,因為中國武漢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台灣作為全球防疫模範生的角色,受到世界各國的注意和稱讚,包含各國政要、影藝巨星和科技業領袖,紛紛肯定台灣的防疫成效,並且認同台灣應該成為WHO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這期間台灣民眾也團結一致,對政府防疫措施的配合度非常的高,而促成台灣內部團結,並且讓台灣正面形象行銷全世界的是很奇葩的三個推手:WHO秘書長譚德塞、中國以及台灣的在野黨。
台灣的防疫成績是怎麼做到的?韓國的【朝鮮日報】認為:『因為對中國的不信任,反而讓台灣在防疫成績單上一枝獨秀』。SARS的教訓讓台灣對中國政府提供的疫情訊息保持了警惕,並且向WHO提出警示,但是WHO秘書長譚德塞的立場令人質疑,他不但對台灣態度嚴厲,認為台灣誇大了疫情的威脅,醜化WHO和中國,一時之間譚德塞仿佛耿爽上身,變成中國的打手。
BBC整理了疫情爆發之後,譚德塞的六次發言,分別在1月23日、1月31日、2月11日、2月21日、2月24日以及3月2日,他稱讚「中國分享疫情非常及時,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展現出相當高的透明度」,並且在世界各國開始從中國撤僑並發布旅遊限制的時候說:「世衛反對任何針對中國的旅遊及貿易限制」,直到3月2日都還在說「武漢肺炎未構成全球大流行」,七天之後情勢終於失控,WHO宣布「武漢肺炎已成為全球大流行」。這四十多天的防疫黃金時間,譚德塞帶領WHO做了什麼?他除了替中國遮掩疫情,造成世界疫情失控以外,他還全力替武漢肺炎改名洗白,取名叫「COVID-19」,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發表武漢肺炎的病毒學名為「SARS-CoV-2」,而中國也要求各界改稱武漢肺炎為「新冠肺炎」,並且說武漢肺炎是一種歧視性的名稱。這就是譚德塞和中國對疫情的貢獻。
中國政府為什麼要煞費苦心透過譚德塞來改名?許多專家學者提出警告,揭穿中國的陰謀:因為中國想要甩鍋,不想承擔疫情爆發和失控的惡名。於是苦難的世界各國民眾紛紛透過網路向WHO和譚德塞開炮,美國總統川普甚至公開說他就是要叫武漢肺炎、中國病毒。事實上中國不只是用改名來甩鍋,甚至捏造假消息,說疫情最早是來自美國或是義大利,雖然馬上被網友揭穿,但卻惹怒了川普和美國人,尤其是中國民眾竟然放鞭炮,慶祝美國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
中國除了甩鍋,做為全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全世界第一個篩檢設備輸出國,中國還想透過疫情大賺一筆。根據《旁觀者》(The Spectator)報導:中國竟然拿義大利先前捐贈中國的個人防護裝備賣回給義大利,而中國生產的N95口罩根本不合格,無法有效隔絕病毒,快速篩檢測試劑的準確度只有3成,紛紛被各國退貨。因此捷克原本要向中國購買防疫物資,後來轉而跟台灣簽署合作防疫聲明,將針對快篩檢測試劑、疫苗、藥品的研發和醫療物資交流展開合作,中國駐捷克大使張建敏認為:捷克可能因此而「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由於中國、WHO一再聲稱『武漢肺炎』是一種歧視性的名稱,而在野的國民黨竟替中國向台灣政府抗議,批評政府『你有站在中國14億人的角度去想『歧視』這件事嗎?』,根據台灣平面媒體的調查:93%的台灣民眾不認為武漢肺炎是一種歧視,只有5.7%的人認為是,這是國民黨繼凍結防疫預算之後,再次向台灣民眾展現他替中共代言的實力。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2月底公布的民調顯示,有68.4%民眾贊同蔡政府執政,只有不到17%的人不贊同;和一個月前大選剛過時相比,贊同的人多了12.2個百分點,不贊同的人驟降10.6個百分點,防疫成績和在野黨自己作死,提高了民眾對政府的向心力。
譚德塞一場針對台灣的三分鐘演出,促成了世界對台灣更多的認識和認同,而台灣留學生自製的一個反駁影片,在兩天之內獲得了超過125萬的觀看數,不同國家的網友紛紛留言支持,顯示公理自在人心。誰才是那個把政治塞進醫療圈的人?不就是譚德塞和中國嗎?台灣一直因為中國的政治打壓被排除在WHO之外,疫情爆發以來,台灣多次想要把防疫成果與世界分享,也因政治被阻斷,引發世界各國的不滿,網路連署要譚下台的人數已經數十萬,譚德塞才會惱羞成怒,開個專場罵台灣。古人說『德不孤,必有鄰』,台灣用自己的努力贏得尊重,而譚德塞、中國和沒有擺正自己位置的在野黨,他們的聯手卻更顯示了台灣存在的價值。
原文出處:storm.mg/article/2506210
- Apr 07 Wed 2021 17:16
鄭宏輝觀點:台灣正面臨經濟超前部署的嚴峻挑戰
台灣憑藉著產業國家隊的實力和團結,也憑藉著有效的領導和策略,擋住了武漢肺炎疫情的侵襲,並且得到世界各國普遍的肯定。然而除了生命健康以外,疫情對全世界的經濟衝擊影響更大。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表示:武漢肺炎大流行使得全球經濟陷入低迷,「很明顯,我們已進入衰退」,情況會比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2009年嚴重。亞洲開發銀行也估計:武漢肺炎恐使全球GDP損失最高達約3470億美元,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估計高達770億至3470億美元,全球經濟成長率可能降至1%-1.5%,而且有繼續下探的風險。面對疫情之外的經濟衝擊,台灣需要再次展現智慧和實力,擋住這場席捲全球的災難。
- Apr 07 Wed 2021 17:13
鄭宏輝觀點:特別條例,治得了防疫的豬隊友嗎?
立法院25日三讀通過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針對防疫期間,違反隔離或檢疫命令或有違反之虞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得指示公布其個人資料等,消息傳來,民眾紛紛表示大快人心,台灣的防疫工作本來算是做得天衣無縫,半個月前還只有不到50個確診病例,現在因為大幅增加的境外移入病例,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也首次因為疫情關閉了國境大門,加入世界上鎖國的行列。對於這時候還想著要出國玩的民眾,只能說他們對疫情評估太樂觀,而那些必須隔離14天卻到處亂跑的人,就讓人氣得咬牙切齒了,也因此促成這次立法院防疫特別條例的通過,希望能治治這些防疫的豬隊友。
- Apr 07 Wed 2021 17:10
鄭宏輝觀點:中國的謊言,隨疫情在世界蔓延
義大利倫巴底區衛生與福利部長Giulio Gallera日前對媒體說出了全世界的心聲「該疾病的傳播速度超乎尋常,比我們預測的,比中國提供的資料都快得多」,事實上截至3/18日,全世界確診武漢肺炎的病例已經達到193240例,累計死亡人數7855人,台灣累積確診病例破百,連北極圈內的格陵蘭都傳出疫情,美國總統川普「不顧中共的反對」和種族歧視的指責,在推特上直接稱「這是來自中國的病毒」,這一切的源頭,都指向2019年底時,中國政府向WHO及全世界隱匿了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疫情,而這一個謊言,正隨著疫情的發展在全世界蔓延。
- Apr 07 Wed 2021 17:06
鄭宏輝觀點:防疫下半場的挑戰─社區感染、經濟衝擊以及豬隊友
根據外交部的統計:關於台灣防治武漢肺炎的外媒報導已經達到243篇,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更盛讚台灣是用「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在防疫,尤其「指揮明確」、「公開透明」這兩點,呼籲各國應該向台灣學習!台灣政府在防疫工作上做的一連串處置,事後證明是積極有效的,因此在國際防疫成績方面,台灣可以說是領先全球。
- Apr 07 Wed 2021 17:03
鄭宏輝觀點:撤僑行動仍未完成,正視中國因素不要搞錯方向
台灣政府在武漢肺炎爆發之後,遲遲無法順利包機撤僑,我們不禁該質疑,究竟是誰在從「中」作梗?
從一月下旬武漢肺炎爆發後,台灣在就要求安排包機撤出滯武漢台灣人,卻被國台辦馬曉光一句:「台胞受到良好的照顧。」讓台灣人無法即時返台。
- Apr 07 Wed 2021 16:58
鄭宏輝觀點:政府當辦則辦!不容「鋼鐵俠」成為破壞防疫的幫兇
247位居留武漢的台灣人及家屬在三日登上專機回到台灣,不料卻爆出「安插」人員入境事件,不僅被查出確診感染武漢肺炎人士不在原登機名單之列,更有30多位屬於非急迫性、持用中國護照入境者,血友病患及一些老弱婦孺反而無法回台。這不僅讓國人感到驚懼,也因防疫出現可能的破口,讓心力交瘁的指揮官陳時中部長難過落淚!